栏目分类
PRODUCT CENTER
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极速赛车技巧大全 > 新闻动态 > 曹石亭5: 三支队改编为新四军九旅和歼灭泗阳县反动武装"小刀会"

曹石亭5: 三支队改编为新四军九旅和歼灭泗阳县反动武装"小刀会"
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08:17    点击次数:198

三支队改编为新四军九旅

1941年1月,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。

我苏北部队决定攻打曹甸。曹甸是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的大本营,也是其主力部队八十九军的所在地,由新四军主力攻打。我们八路军则在曹甸北安峰地区阻击五十七军郝守义部一一师。战斗打了一天一夜,打得很残酷。主攻曹甸的部队伤亡一千多人,还牺牲了一个团级干部,我们三支队也有重大伤亡。当夜12点率命撤出战斗。

皖南事变后,蒋介石下令撤销新四军编号。我党中央与之针锋相对,命令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,刘少奇任新四军政治委员,下设七个师。我们八路军东进第五纵队一、二、三支队也改成新四军第三师,下设七、八、九三个旅。我们三支队为三师第九旅,张爱萍任旅长。三支队的七、八、九团改为二十五、二十六、二十七团。我在二十六团三营九连当副连长,还被评为模范党员。八路军的肩章符号都换成新四军的肩章了。

1941年1月中旬,我们九旅二十六、二十七两个团和七旅二十一团由韦国清政委带领一起开进淮海区,任务是打开泗阳、宿东与淮北地区的通道。

歼灭泗阳县反动武装"小刀会"

江苏泗阳县横跨大运河两侧,是韩德勤的独立旅旅长王光夏的老家。王光夏又是泗阳县长。当时地方流传说:"说上泗阳话,就把皮条挂。"意思是只要跟着王光夏就能当官。泗阳"小刀会"就是王光夏控制、利用的工具。

"小刀会"是一支反动武装,组织严密。全县绝大部分青年都要参加,不愿参加就被关进大牢。王光夏反共气焰十分嚣张,到处有他的特务。在泗阳全县实行坚壁清野。在他的地盘上,别说找粮食,连烧草都找不到。

王光夏在全县实施村村连防,以村为营。各村既能独立防守,又能相互支援。泗阳县完全被王光夏控制了。再加上封建迷信思想严重,"小刀会"便成了一支地地道道的极其反动的反革命武装。

"小刀会"通过封建迷信从精神上麻痹和控制其成员。"小刀会"的人在进攻前都要吃黄符(黄纸画上鬼像)和朱砂等。朱砂类似吗啡兴奋剂,吃了像喝醉了酒似的。以此求神保佑,宣扬上战场刀枪不入,以刺激冲杀精神。

当时,我们对"小刀会"的反动本质认识不清,缺乏思想准备,认为这些人都是被反动军阀王光夏强迫的。因此第一次攻打小刀会的据点里仁集时,"小刀会"的人从四面围上来,我们不忍心向他们开枪,都向他们上方空中开枪。但他们认为自己真的刀枪不入,对我们更加嚣张,见人就杀。我们只好退出战斗。

第二次攻打"小刀会"的重要据点张小霸时,我们仍采用打里仁集时采用的以连为单位,各自分头攻打村落的战法。我们进攻时,小刀会的人从四面蜂拥而上,人人头上、腰上、大刀上都扎着大红布,大喊大叫一齐围上来,采取猛攻战术。二营八连就是这样被他们冲散的。

大家都很紧张,机枪也打不响了,以至于营副教导员的头被砍‘了,连长的耳朵也被砍掉了一只。全连伤亡三十多人,丢掉一挺轻机枪,教训极为深刻!

泗阳顽固派反共气焰在两次战斗后更加嚣张了。为了彻底消灭这股反动势力,上级党委决定调七旅一个主力团六八七团(老红军)配合我团攻打张小霸,我团由东向西,七旅由西向东。

在攻击前,上级组织我团排以上干部在旁边观战学习。七旅用的是集团进攻的打法,就是集中一个排或是一个连,每人握着大铡刀,以火力掩护集团依次攻击。但七旅的连续多次进攻都失败了。我们看他们几次进攻都未成功,便回来讨论作战方案。大家认为,七旅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也未成功,说明强攻是绝对不行的,最后决定采用挖坑道的方法。

我团从东向里挖,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才挖通了。在多处装进土炸药,同时引爆,搞了个遍地开花,一下就炸开十几个缺口,我们就先进去了。我团攻进半个村落时,七旅才攻进西头阵地。两军合进,将敌全部歼灭。战后,七旅的同志很佩服我们,对我们说:"你们的办法好用,我们的老办法不行了。"

这次战斗,"小刀会"的大小头目及其骨干大多被打死,他们的刀枪不入的神话也彻底被戳穿了。我们大部队乘机分头攻击周边的敌据点。经3天战斗,泗阳"小刀会"基本上被消灭。只有泗阳伪县政府、保安大队和一个区公所盘踞在六溏河南岸洋化集,约有伪县政府、保安大队和一个区公所盘踞在六溏河南岸洋化集,约有千余人。

奔袭洋化集

洋化集位于运河和六溏河之间,离泗阳县城不远。泗阳伪县政府及其保安大队千余人驻守在那里,经常到六溏河以北地区袭击、府及其保安大队千余人驻守在那里,经常到六溏河以北地区袭击、抢劫我地方乡、区政府。

上级指示要彻底消灭泗阳这股顽匪。于是,我二十六团决定长途奔袭洋化集。那时,我们驻军涟水地区,距洋化集约八十多华里。花了一夜的时间,我团到达了六溏河。

六溏河河水深半腰,水面结着一层薄冰,河水冰凉刺骨。部队不顾水深冰寒,快速过了六溏河对敌发起猛攻。约一个多小时就解决了战斗。

我连先打洋化集伪区公所,共歼敌五百余人,俘虏五十多人,缴获枪支三百余支。我们伤亡很小。解放被伪军和"小刀会"关押在狱中的青年群众数百人。这些年青人经教育后大多成了泗阳各级人民政府的抗日骨干。

经过这次战斗,泗阳县的伪军势力基本肃清,巩固了泗阳抗日根据地,人心稳定,抗战热情大大提高。

调整编制由三师调归四师

1941年三四月间,正是春暖花开时节。我九旅人员充足,装备齐全,士气十分旺盛,已锤炼成长为一支能攻能守的部队,游击战经验也非常丰富。

为了支援新四军淮北第四师,上级命令九旅渡运河西进淮北归四师领导。这时,张爱萍旅长已升任三师副师长,九旅旅长由政委韦国清担任,康志强任政委。

部队给每人发两套单衣,再背上两套单衣和两件衬衣,给四师十旅和十一旅带去。因为四师十旅和十一旅在津浦路西与日伪顽(日军、伪军、汉奸与土匪统称为"日伪顽")作战,伤亡很大,供给十分困难。

我们到达淮北时,四师还在洪泽湖畔召开了欢迎大会,欢迎我们九旅归四师编制,欢送四师十旅东渡运河归三师领导。

从此,我们就是新四军第四师九旅了!其二十五团、二十六团成为四师的主力。彭雪枫师长经常带二十五团作战,韦国清旅长则把二十六团看成宝贝,他走到哪里都是带二十六团去。

我们九旅这支队伍除了能攻善守、能打游击战之外,还善于做群众工作和培养干部。后来四师各部队及地方的武装干部大多数是由九旅调出去的,其中原陇海南进支队的人最多。

1941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一年,日伪顽军经常对我淮北解放区进行扫荡。这期间,九旅的任务就是在淮北地区巩固和开辟抗日根据地。部队经常化整为零,以团、营或连分散与敌周旋,伺机打击分散小股之敌。有时也集中全旅兵力,力求全歼对我威胁较大的敌人。这一年,是战斗最多的一年,我们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。

1942年5月间,得知灵壁县反共司令徐合壁、副司令徐志远带领千余人住在灵壁县西北朝阳集地区,我九旅奉命在洪泽湖泗阳集中,长途奔袭二徐部。泗阳与灵壁朝阳集两地相距一百二十余华里。出发前,上级要求部队以最快的速度夜行,谁先到谁先攻击,务必于天亮前将敌包围歼灭。

部队整晚都是跑步前进的,天气又热,又没有水喝,心如火燎。夜间找不到水,又不敢掉队。大多数战士脚都起了大泡,腿也跑肿了。看见路上有点发白光处就用手去摸一下,发现是水,就趴在地上喝,我也喝了几次。其实那不是水而是骡马的尿,就这样跑到目的地。

天刚朦朦亮,我们就将敌人包围在张小圩了。这时,干部战士的精神也来了,顾不上脚痛和疲劳,每人挥舞一把大刀,大刀上系着一块大红布,喊声震天向敌人冲去,把敌人吓坏了。不多时我们就冲进了敌人司令部,活捉了敌正副司令徐合壁、徐志远,将敌四百余人全部俘虏了。徐志远要求见指挥官。我们说:"我们没有指挥官,只有司令员。"

我们将二徐送到了韦旅长那里。徐合壁说:"我真佩服你们的部队,按我的计算,要用3天时间才能到达这里,我实在没有想到,你们这样快,真是佩服!佩服!我们输了,你们胜了。"

这次战斗我们伤亡很小,就是脚伤腿伤太多。战斗结束后,真想睡一大觉休息一下。可是旅长指示,此地不能久留,要部队快速撤出,返回根据地。于是我们二十六团又以最快的速度于当天晚上就进入了邳南根据地。二十五、二十七团随政委康志强返回洪泽湖地区进行休整。

【曹石亭,1921年7月3日出生,江苏沭阳县曹口人。1937年加入中国民主先锋队、抗日青年救国团。1938年6月参加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,194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曾任排长、连长、政治指导员、武装部长、团作战参谋、营长、团参谋长等职。参加过济南、淮海、渡江、上海等战役。在战斗中多次负伤,被定为二等甲级残废军人。建国后随部队改编为华东海军,任华东军区海军学校五大队大队长、海军联合学校第二分校教育长。1952年3月至1956年6月进入南京高等军事学院海军系一期学习,获高等军事教育指挥员学历。历任海军学院战术教员、海军司令部作战部作战处处长、海军学院训练部设备处处长、海军第七研究院科技部副部长、海军第一水面舰艇学院训练部部长、党委书记、院党委委员,1983年离休。先后获得三级独立自由勋章、三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。著有《军旅生涯-曹石亭回忆录》。】